俄羅斯男因為妻兒在空難中墜毀身亡,2年後「殺死空管人員復仇」…回國竟成為英雄!

2017年04月07日

2002年,一輛從俄羅斯莫斯科飛往西班牙巴賽隆納的班機,在德國南部和一輛DHL的貨機相撞,雙雙墜機,造成71人死亡,成為史上最嚴重的空難之一;但在事發兩年後,又發生了一起令人震撼的謀殺案,一名男子殺害了當時值班的航空人員,宣稱要為機上死去的妻小們復仇。

 

 

 

 

▼這名日後犯下兇殺案的爸爸卡羅耶夫(Vitaly Kaloyev)是一名建築師,2002年時,他正在西班牙為一名俄羅斯富豪修建別墅,並開心跟妻子絲娃塔拉娜(Svetlana)約定,全家人要一起在西班牙會合,度過一個快樂的假期,但悲劇也因此發生。

 

 

 

▼當時,妻子帶著年僅10歲的兒子和4歲的女兒,搭上了俄羅斯巴什克利安航空(Bashkirian Airlines)的客機前往西班牙,但在德國南部,客機不慎與一架貨機相撞,上面的69名乘客盡數罹難,貨機上的兩名駕駛員也當場死亡。

 

▼由於墜機地點緊鄰這場嚴重的空難瑞士的小鎮烏伯林根(Überlingen),所以這次事故也被稱為「烏伯林根空難」。妻子和心愛的兒女們喪生後,卡羅耶夫也因此一蹶不振,他不再刮鬍子,而且總是穿著代表喪葬的黑色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▼同時,空難調查人員也在研究飛機相撞墜毀的真相。他們認定當時在瑞士蘇黎世機場值班的空管員彼得(Peter Nielsen)有重大責任,因為直到兩架飛機出事的一分鐘前,他才發現彼此航線交叉,在慌亂中向飛行員下了錯誤指令,才導致悲劇發生。

 

 

 

▼在事故後,卡羅耶夫和其他受害者的家屬為了善後事宜不斷奔走,但航空公司的處理態度卻讓他們十分心寒。卡羅耶夫發現,瑞士的航空公司企圖推卸責任,把罪名歸咎於俄羅斯的飛行員,而調查法庭也進展緩慢,航空公司遲遲拿不出賠償方案。

 

▼卡羅耶夫保留了妻兒們的床鋪,並在床上放滿了充滿紀念性的物品。對他來說,他只渴望和空管員彼得會面,並獲得應有的道歉;但空管公司宣稱要賠給他13萬英鎊的賠償金(約500萬台幣),換取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決定,卡羅耶夫非常憤怒,他開始自己追查事件真相。

 

 

 

▼「如果你是俄羅斯人,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,西歐人和美國人總會對你有某種猜疑和敵意。」卡羅耶夫說,2004年,他聘僱了一個私人的徵信社,幫他找到彼得的地址,「我當時只想與他談談,希望聽到他的解釋,還有一聲道歉。」但當他一向彼得表明自己來自俄羅斯後,彼得就「砰」一聲關上了大門。

 

卡羅耶夫說,他已經不記得之後發生了什麼事,但根據警方調查,盛怒的卡羅耶夫應該是闖進了彼得的花園,並在那裡亂刀刺死了他。卡羅耶夫隨後就被逮捕,並因為謀殺罪判處8年監禁,必須待在瑞士的監牢裡。

卡羅耶夫雖然犯了罪行,但他在俄羅斯當地卻成為了英雄。俄羅斯官方派出了遊說組織,指出卡羅耶夫的精神狀態並不適合監禁,爭取為他減刑。2007年時,瑞士最高法院決定釋放卡羅耶夫。

 

▼52歲的卡羅耶夫回國時,受到了俄羅斯大眾的歡迎,俄羅斯自治區的北奧塞提亞-阿蘭共和國(North Ossetia-Alania)甚至聘請他作為當地的建設副部長。

 

▼卡羅耶夫的妻兒被建立起了神聖的墳墓,他則對著他們啜泣。在隨後的公開發言中,卡羅耶夫指出,他從沒看見空管公司的任何一毛賠償費,並表示如果已經發送給他了,他會全額捐給孤兒院。

 

 

 

▼「我從不相信那些壞預兆或者徵象,我只相信我雙眼所見。」卡羅耶夫說,「在這些事情發生後,我和上帝之間的觀點有些不一致了。」但他也表示,雖然他不再與上帝觀點相同,仍然服從法律判決。

 

▼卡羅耶夫說他從不後悔殺死彼得,「但殺死他並沒有讓我更好過。」他也表示,除了檢察官在法庭控告他的罪行外,沒有人認為他有錯,「當我在瑞士監獄時,所有人都走到我身邊,對我做的事表達敬意。」

 

▼「生活比法律更複雜,」卡羅耶夫說,「我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…我已經用盡了所有合法的方式來尋求正義,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,任何人都會化身為法律,來執行私刑正義。」

 

▼卡羅耶夫的故事也在最近被搬上大螢幕,電影名稱為《空難餘波》(Aftermath),主角則由阿諾史瓦辛格(Arnold Schwarzenneger)主演。他在裡頭扮演一位絕望的父親,試圖找出導致妻兒死去的空難真相。阿諾表示自己看了很多新聞報導,所以對於事故非常熟悉,該片4月7日在美國上映。

 

 

 

卡羅耶夫的際遇招來不少同情,但當然也有人對此發表輿論,認為殺人就是錯誤的行為。在情與法之間,善惡更是難以辨明。對於民眾的尊敬,卡羅耶夫也在事後否認自己不是英雄,只是個普通人,「我那麼做是為保衛孩子的尊嚴…並不在乎有人把我稱為謀殺犯。」